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

在那个遥远的山东小村庄里,有个名叫张老汉的教书先生,他不仅学问渊博,更是个性格豁达、幽默风趣的老头子。张老汉的课堂上,学生们总是笑声不断,因为他总能用他那特有的山东方言,把枯燥的学问讲得生动有趣。 话说张老汉有个得意门生,名叫李大牛。李大牛自小就聪明伶俐,但就是贪玩,学成绩一直不温不火。张老汉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可又明说,只好在课堂上时不时地开个小玩笑,提醒李大牛。 这一天,张老汉又在课堂上讲《论语》,他一边讲,一边用他那特有的山东腔调,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。 “同学们,你们说,《论语》这本书里,孔子最看重的是什么?”张老汉问。 “学问!”李大牛举手回答,他总是喜欢抢答。 “嗯,学问确实重要,但孔子最看重的,是做人的道理。”张老汉笑着说,“你们看,孔子说‘学而时之,不亦说乎?’意思是说,学到了知识,还要经常练,这样才能开心。可李大牛,你呢?” 李大牛意思地挠了挠头,小声说:“先生,我……我总是玩。” “玩,玩,玩得你成绩倒数第一!”张老汉提高嗓门,逗得学生们笑得更欢了。 “先生,您别生气,我以后一定好好学。”李大牛连忙。 “好好好,知错能改就好。”张老汉笑着拍了拍李大牛的肩膀,“以后别再让我看到你上课睡觉了,知道不?” “知道!”李大牛拍着胸脯保证。 从那以后,李大牛变了,他不再贪玩,而是专心致志地学。张老汉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,他暗暗想:“这小子,终于开窍了。” 转眼间,李大牛已经跟了张老汉三年,这三年里,张老汉不仅是他的老师,更是他的父亲。他教会了李大牛做人的道理,也传授了他丰富的知识。 有一天,李大牛对张老汉说:“先生,您就像我的父亲一样,我永远都忘不了您。” 张老汉笑着拍了拍李大牛的肩膀:“傻小子,你记住,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做一个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。” 李大牛点了点头,心里暗暗发誓,一定要不负恩师的期望。 岁月如梭,转眼间,李大牛已经长大,他成为了村里最有学问的人。每当提起张老汉,他总是笑着说:“我的恩师,就像我的父亲一样,永远值得我尊敬和怀念。”